在评价《后来的我们》之前,我必须要承认一点我对这部电影是有期待的。并且,我很难不对这片子藏有私心无论是对刘若英本人的喜爱,尤其是在去年看过刘若英的演唱会之后,这种感觉在不断加深。还是对《后来》这首歌曲本身。我相信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后来》这首歌承载的意义,是相当有分量的。但是,评价一部电影是好是坏的时候,不应把场外的因素搬到台面上来。毕竟前些年何炅把《栀子花开》拍成电影的时候,我就对这种类型的电影,有了些后怕。那到了如今这部《后来的我们》,质量究竟又如何?或许并不太乐观。一个很强烈的感受就是:这是一部没有感情的情感戏。
在我看来,两位主人公林见青和方小晓的感情实在是太虚无了。回顾双方整个相知、相识、相爱、相离的过程,都只如一次按部就班的刻意安排,就像“早晨会天亮,夜晚会天黑”一样,故事里的这两人的感情,就是如此给人一种只不过在必要的时间发生了必要的变化,没有任何的节奏和逻辑在里头,纯粹只是在故事发展到某个层面的时候,必须要发生的罢了。至于那些所谓的真实的情感,当真是让人一点也感受不到。但很多时候观众也并不会去深究这件事,在他们眼中,既然是男女主角,关于他们俩的所有爱恨情仇,都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可问题是,一旦角色之间的感情太过单薄且没有说服力,那么整部影片给人的冲击也会变得格外微弱。并且,从叙事手法来说,也在进一步弱化两个人的情感。影片在现在和过去之间来回穿插,希望让这段感情蒙上一层巨大而又悲凉的时代感。这当然是个好方法,譬如电影《海边的曼切斯特》中就是这样,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回忆,既为观众揭开了主人公的故事,便于观众走进他的内心,同时也主人公在与过去和解的过程(虽然并没有和解)。到了《后来的我们》里,虽然用了类似的手法,却一点也不高明,反而让人觉得,这无非是刘若英耍的一点小聪明罢了。它并非是为故事本身服务,而是为了掩饰剧情之间的跳跃和不流畅,权当绑住几段分裂涣散的剧情之间,想出来的方法罢了。
同时,刘若英还犯了个新人导演都会犯的错:不自信。不自信导致的结果就是,自知无法靠讲好一个故事的能力打动观众,就多讲几个故事。刘若英虽然不是这样,其实也是异曲同工,就是不断往电影里加元素,她希望电影都面面俱到,讨好所有人。除了本该有的男女之间的那点事,这部电影里还有父子之间的水火难容、北漂青年的茫然、空巢老人的孤独、同学会上的局促、中产阶级的焦灼等等……影片当然可以讨论这些话题,只是无法有的放矢,刻意的安排之下只会让人觉得太过杂糅。
周冬雨在戏里给井柏然上过一次课,当然,被迫倾听的还有我们这些观众。她说的意思概括起来就是:你给的,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敬佩这种坦诚的品格,可是为什么刘若英首先带头犯错?这对未老先衰的恋人,看起来好像真的琢磨透了爱情是怎么回事,人生是怎么回事。因为,他们从开始就在无限意淫,就像简单的逆袭,也只能呈现为金钱的狂欢。男方的闷不作声并非冷漠,充耳不闻是他的回击,在这里却被处理成软弱。创作者们声嘶力竭,必然会被自己的算计兜头淹没。所以,别去找任何理由,更不要跟物质扯上关系。
《重庆森林》里的爱情,相遇吸引,分手疗愈,没有长篇大论,更没有滔滔不绝,那些俗到底子里的出身、条件,一概抛掷脑后,由此才自在轻盈,四散开去。除了这些,还有一点十分费解,就是那句「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是怎样狭窄的视野给她构成了如此世界观?情感不是用来贩卖的,无论是侯孝贤的《咖啡时光》,还是理查德 林克莱特的《各有少年时》,他们没有过多的强调感伤,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尽情的发挥电影的魔力,让我们重拾对美好的希望。不过,还是得承认,父亲这个角色极为贴切。当然,这与田壮壮的演技无关。因为东北地域的设定,他随时都有被替代的可能,存在感降低为0。最后,我想说,我们没资格做任何人的老师。
因为,我们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