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村里有过这么一件事情:兄妹两个结婚了!
这个男的有亲兄弟四个,他居最末。***生下他不久,就因为身体虚弱,加上家里没有吃的,奶水很少。饿得他经常哇哇大哭。加上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他母亲又有其他的疾病。终于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了。这个时候他才一岁多点儿,虽然断奶了,但是不好养活呀!他父亲就流露出了把他送人的想法——在自己家里要饿死的。
而村里的另一户人家,结婚多年却没有自己的孩子。人们说领养一个,说不定就能“领”来一群孩子。两家一拍即合,给了三十斤小麦,就把孩子抱回来了。
结果就是人们所说的那样:自从领养了他之后,这家人家就开始添丁进口了:十来年功夫,就接连生了四儿一女,生活愈加困难了。而他到了结婚的年龄,别说家里根本就无力承担结婚的开支,连住处都没有——全家8口人,就挤在一眼窑洞里。炕上五个,后脚地支个铺,连箱子上都挤满了。
养父告诉他:俺孩看看咱这摊子!在咱家,十有八九要打了光棍。不是我们不想给你娶媳妇儿,而是实在没钱呀!不如俺孩回你原来的家吧,你三个哥哥们,世务闹的都不赖。你大的身体也还好,回去了众人帮凑帮凑,这个媳妇儿的问题就好解决啦!
而他的生父也早有此意:三个儿子都有出息,都在外面上班,有工资。但都不在身边。虽然续娶了个老伴儿,带着个闺女。但那是老伴儿的女儿,不是自己的骨血。将来嫁了,身边无人呐!于是就做通了后老婆的工作,让送出去的儿子回家了。
在一起生活了两年多后,原本兄妹相称的两个年轻人在共同劳动和生活中,互相看对了眼。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俩口担心的怕儿子接回来了闹矛盾的情况,居然没有出现。反而感情很好。当妈的悄悄地说女儿,别和他太粘乎了。毕竟你们不是亲兄妹,你将来是要嫁人的。没想到女儿说她这辈子就不嫁了,就守着妈妈过日子了。
晚上老俩口聊天,当做笑话儿讲给老头儿听。说完了,却突然发现:让自家女儿嫁给老头儿的儿子,知根知底。老了也不用愁儿媳妇孝顺不孝顺,自己的女儿嘛!
老头儿其实早就有了这个心思——他从儿子和养女的日常举动中,早就看出来了。这也省得他再费心思给儿子娶媳妇,给养女赔嫁妆了。而问题的核心,是两个年轻人感情很好,互相体贴。使他倍感欣慰。只是没想好个由头,和老伴儿提出来。这下老伴儿一开口,正好磕睡给了个枕头。
于是俩人就觉也不睡了,爬在炕上讨论起来。讨论的结果就是写信问三个儿子要钱,说是要装修一下家里的窑洞。以后过年了各家回来,都有住处,不用挤了。对儿女则说,你们也大了,该找对象成家了。先把家里拾掇拾掇。
几个月后,院子整修一新。铜锣花鼓声中,男方坐着轿子,岀门转了一圈儿,回来又把女的抬上。在本村街上绕了一大圈,又敲锣打鼓地抬回来了。
婚后俩人相敬如宾,感情深厚。生了三个孩子,都由老人照料长大。只是孩子们觉得蹊跷:每年正月初二,别人家的孩子都要去外婆家,有好吃的,还是压岁钱。怎么自己就没有外婆家呢?连外公、舅舅都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