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酒仙李白,有诗曰"葡萄美酒夜光怀,欲饮琵琶马上催。"即便如盛唐,玉制酒具毕竟是"高配",银杯盛酒,才是大唐"小康社会"的雅集"标配"。中国银制酒具制作工艺的高峰,正是始于隋唐。 银制酒具是银饰文化与酒文化邂逅之后的"长相依"。之所以如此,我认为始于银制酒具的两个功能: 一是医卫功能。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著有《洗冤集录》,书中记载银针验尸,即砒霜中物与银器接触,产生黑色之物(今之硫化银),这是当时法医检验的标准,所以古有用银验毒的说法。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银有"安五脏,安心神,止惊悸,除邪气"等作用。中西医用银治病,均有记载。银是天然抗生素,银离子能杀死650种致病生物菌。古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对银制品的医卫功能有着切身感受。 二是文化功能。"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之于人类生活,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玉错金银的金玉文化和银饰文化。但是,金玉文化毕竟贵族化气息太浓,银饰文化才是触之可及的全民文化。在西南少数民族,银饰文化影响日常生活至深,凡家庭中必备银器,不仅是银酒具,银碗筷、银饰品也是多多益善,以银为美,以多为美,真是叹为观止。 银之冰洁,酒之火热,银杯与美酒相遇于红唇白齿之间,便是一道永远的人文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