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关于生殖隔离的问题。众所周知,不同物种间存在着生殖隔离,虽然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但是狗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已经与人至少相处了1.5万年了,在人工饲养以及人为的筛选下,狗与它的祖先狼已经有了较大的区别,尤其是现代的宠物狗,外观更是与狼天差地别了。
除了外观外,狗的食性与狼也完全不同了,在野生环境下,狼是食物链最顶端的动物,它们的主要食物是肉,而狗从被驯化的那一刻开始,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增强,让它们更能适应高淀粉的生活(主要是人给啥,就得吃啥)。
所以,许多人认为狗与狼已经不是同一个物种了。但是,外观和食性的差异化,并不是区分物种的主要因素,因为即使生活在不同地区的狼,体型、外观以及习性上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阿拉伯狼体型远比其他灰狼要小(平均18公斤),还有一个不符合比例的大大的耳朵,最关键的是它是唯一一种生活在沙漠中的狼。
能够决定物种的其实是基因,虽然狗与狼至少已经分道扬镳了15000年的时间,但是在此期间,它们的基因差异化并不是很大,换句话说就是短短的万年时间内还不足以使新物种形成,因为根据科学家们对过去物种的演化速率看,平均至少要百万年级别才能产生新的物种。
而且狼作为一种生活在人类居住地附近的物种,它们在狗被驯化后,也是有机会与狗发生基因交流的,因此基因交流没有中断,也是狗与狼基因差异较小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如今,狗依然是狼的亚种之一(学名家犬,属于犬科犬属灰狼种家犬亚种),这就意味着狗与狼可以自由地繁殖并且生下可育的后代。
既然狗与狼是同一物种,它们之间自然就不存在生殖隔离了,不过,在正常情况下,狗与狼是存在着一种隔离的,这种隔离让它们轻易不会发生交配行为,这种隔离就是生态位隔离。
由于狼是野生环境下的食肉动物,它们与狗相遇最多的地方就是人类的居住区,而狼进入人类居住区的原因无非就是偷猎家畜,而狗在上万年的驯化中,早已经具备了极强的看家护院能力。
因此,狼与狗的相遇往往是狼杀死狗,这与老虎下山先杀狗一样,都是为了让狗闭嘴,以免将人喊来。正是二者的这种生态位不同,造成了它们见面往往是你死我活的结果,不会发生基因交流。
不过,在两种情况下,它们会突破这个隔离的限制:
第一种:流浪狗与狼。狼与狗的冲突点在于狼想要获取食物,所以挡我者死,而狗的职责是保护主人家的财产安全,所以拼死守护。这种对立的关系只有在狗无主时才能被打破。不过,即便是无主的狗,与狼繁殖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因为,在狼群中,除了狼王夫妇可以具备繁殖能力外,其他成员均不能在族群中繁殖,包括自己的后代,所以即便狼群勉强将狗接纳为基层狼,它也没有机会繁殖。
不过,正是因为狼群的这种繁殖模式,才让许多狼在成年后主动地脱离狼群成为了孤狼,这些孤狼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找到一位异性组建新的狼群;第二,实在找不到,就去其他狼群中当个地位最低的基层狼。
所以,当孤狼遇到无主之犬时,它们就有可能会组建家庭,不过,这得要求是一些古老的犬种,比如中华田园犬,因为只有古老的犬种从形态上才与狼最为接近,也更容易被接受。
由于狗从看家护院变为了宠物,身份的转变以及国外一些定向培育的犬种的涌入使得曾经我国最常见的田园犬已经岌岌可危,正是因为如此,在现代野生狼与狗发生基因交流的情况越来越少了。(从外观就被排斥了)
由野生狼与狗杂交产生的后代,通常称之为混血狼,这种狼从外观上看与野生狼是没有太大区别的,而且如果是由野生雌狼所生,生下来的后代就在自然环境下长大,那么它的生活习性也会跟野生狼完全相同(由雌性狗所生,情况也差不多,因为狗是无主的,而且能与野生狼发生基因交流,就证明它们生活在一起了)。
第二种:圈养狼和狗。无主的狗是能与野生狼发生基因交流唯一的可能性,但是在狼圈养的情况下就不同了,由于圈养的条件下,食物充足,竞争性较小,所以狼群对其他类己动物的接纳度是非常高的,尤其是从小就狗与狼关在一起养大,它们是会彼此把对方当同类的。
在这种情况下,狼就会与会狗发生繁殖行为,从而产生后代。只不过,它们杂交产生的后代与上面的情况不同。
野生狼与流浪狗产生的混血狼,更接近于野生狼,而圈养狼和狗产生的后代,则更接近于狗,尤其是习性上,而且在叫法上也不同,后者产生的后代通常称之为:狼狗
在如今世界上比较常见的两种狼狗是:Saarloos狼狗和捷克斯洛伐克狼狗,前者是由德国牧羊犬与动物园里圈养的狼产生的后代,其是以配种者Leendert Saarloos命名的,后者是由人为的在实验室中将德国牧羊犬与狄莫拜狼进行繁殖出现的犬种。
由于狗依然是狼的亚种之一,从本质上说它与狼是同一物种,所以彼此之间没有生殖隔离,可以正常地繁殖。但是,由于狗与狼习性的差异,想要繁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最起码有主的狗与野生的狼是死敌,不会繁殖。
在正常情况下,只有野生孤狼与无主的狗以及同为饲养下的狼和狗才会繁殖,前者的后代称为混血狼,后者的后代称为狼狗,前者无论是从形态还是习性上更接近于野生狼,后者则更接近于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