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精芬人”——精神上的芬兰人,极度注重自我空间,极其宅。
爱不爱社交,是一种社会选择,不要给它扣上很多大帽子,什么孤僻啦、不合群啦、内向啦,甚至说他们没出路,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有些宅的人,在亲人各种“好心”的劝解下会对自我产生怀疑,会觉得自己格格不入,那就要进行“脱敏训练”了。不管是内向还是外向的人,我们都不能太过于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太敏感于别人对自己的判断。把别人的口水捧高了,自己的身段和姿态自然也就低了。这样的人,哪怕周旋于各种热闹的社交场所,积攒了一沓沓的名片,也仍然是无效社交,没有平等,何来尊重?没有尊重?何来真心交换?孤寂时,翻翻四位数的通讯录,依然点不开一个可以说说心里话的聊天框。
不要光看到人脉的重要,它带来利益,也带来压力。我知道有的人是真心喜欢人际交往,也有的人只是假装合群假装喜欢。很多人奋斗的终极目标,就是可以闭门清修。
所以,宅,也是一种选择,有时候还算是一种不坏的选择。当“关系即要求、关系即压力”时,跟自己呆着,真的挺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