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威力步枪弹和中间威力弹的分界线”,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中间威力弹诞生的历史去回看,其实最先弄出“中间威力弹”这个概念的是德国,也就是大名鼎鼎的STG-44突击步枪(也被成为MP-43/44型冲锋枪)使用的子弹,这款子弹弹头直径仍然为德军制式的7.92毫米,但是弹头重量为8g,弹壳长度为33毫米,发射药为1.56g。而这款子弹可以直接理解为将德军使用的7.92*57毫米全威力步枪弹直接砍掉一半而得来的。以外7.92*57毫米的弹头质量为12.8g,弹壳的长度为57毫米,发射药为3.05g。
STG-44型突击步枪用的7.92*33短弹
所以从上面两种子弹的发射药和弹壳长度来看,STG-44型突击步枪用的子弹就是那毛瑟98系列的7.92*57步枪弹直接锯断一半而得来,当然这是简单的理解,实际并不是这样的哈。我们知道,枪支的威力全靠火药,理论上讲,发射药越另一种多,子弹的射程越远、威力越大,在配合长枪管使用远距离射击时精度也越高。而STG的弹药直接减了一半,所以在射程方面几乎是减半。至于为啥叫中间威力弹呢?
可能考虑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上面说的,威力只有全威力步枪弹的一半,而另一种说法就是这种子弹的威力、射程在手枪弹和全威力步枪弹之间,所以处于中间的它就叫中间威力弹
其实对于苏联战后研发的AK-47使用的M1943型7.62*39毫米中间威力型步枪弹,目前有不少观点更倾向于是受到前面说的7.92*33毫米毛瑟步枪短弹的设计影响,但是也看到有不同的声音,就是认为苏联早在二战爆发时就已经在研发中间威力型子弹,并且最初弹壳长度不是39毫米,而是41毫米,不过由于后来在实验中改成了39毫米。和俄军传统的7.62*54R步枪弹3.1g的发射药来看,7.62*39的发射药也只有1.6g,从发射药量来看的话,也的确是只有全威力步枪弹的一半。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也的确是属于中间威力弹了。
从左往右分别是7.62*39中间威力弹、7.62*51NATO弹、7.62*54R步枪弹
至于美国以及北约国家使用的5..56*45毫米中间威力弹,虽然弹壳长度也达到了45毫米,几乎和北约制式的7.62*51NATO步枪弹的长度差不多,但如果看子弹的发射药量依然可以看出明显对比,5.56*45毫米中间威力弹的发射药量为1.67g,而7.62*51NATO步枪弹的发射药量为3.11g。从这依然可以看出中间威力弹在装药量全威力步枪弹的一般左右。而且美军的5.56*45其实追溯最直接的全威力步枪弹其实并不是北约制式的NATO弹,而是二战时期美军M1半自动步枪的春田步枪弹。春田步枪弹的尺寸为7.62*63毫米,是所有全威力步枪弹中弹壳最长的,其发射药量为3.24g,如果以这个为参考标准的话,几乎就是5.56*45毫米中间威力弹装药量的2倍。
最左侧的是.03-06春田步枪弹,其他的为北约制式的51NATO弹
题主在问题介绍中也说了“二战的步枪基本都是全威力步枪,壳长一般都在50mm以上,北约小口径是45mm,貌似没差多少啊”,既然中间威力弹的弹壳都有45毫米了,全威力步枪弹也是只有50毫米长一点而已,那为啥装药量为啥差了将近一半左右呢?那弹壳的长度是否是作为中间威力弹的一个衡量标准呢?
左侧的为5.56*45毫米步枪弹,最右侧的为7.62*51NATO弹
我个人觉得并不是以弹壳长度为计量的标准,上面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全威力步枪弹的装药量多,所以我认为衡量中间威力弹的标准应该是发射药量的多少,而且还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和本国的前一代全威力步枪弹作为比较标准,不能跨国对比。因为每一个国家的弹药设计都是不一样的,就像美国和苏联,虽然用的都是用7.62口径,但是子弹长度不一样,美军的.30-06春田步枪弹的长度比毛子的54R步枪弹长了将近1厘米,弹药根本不通用。
那题主的疑惑“中间威力弹的弹壳都有45毫米了”为啥装药量还只有全威力步枪弹的一半?其实答案很简单,如果你有同一种类型的弹壳,拿在手上对比一下你就明白了。这一点我也是过年的时候我同学拿了军训后的一颗56冲的弹壳给我后,我对比一下我此前去广州黄埔军校玩的时候买的一颗54R步枪弹才明白的。好家伙,那几乎是整整大了一圈,光看图是看不出啥名堂,因为弹壳它是接近圆柱体,全威力步枪弹的体积要比中间威力弹大上一圈,所以这也是为啥会多将近一倍的装药量,所以北约制式的NATO弹当然也是全威力步枪弹了。
当时去广州黄埔军校旧址景区时买的纪念品,长长的那颗从外形上看应该就是毛子的7.62*54R步枪弹,不过弹头不太像原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