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回到了二十三年前暑假,那年我上大学二年级,旅游系的我,本学期最后的一堂也是最重要的一堂课是去北京实践。目的一:游客满意度的调查,目的二:设计一条可执行的旅游线路。从没出过远门的我特别期待这次出行。从小被捆在父母身边,上大学也在家门口的,好容易有一次放飞自我的机会,不用我多形容,那种断线风筝随意飞的惬意,没法用语言来表达。学校给我们最大的发挥空间,只是帮忙联系了住宿的地方,之后的一切都自行安排,用今天的观点看,这属于“穷游+超级自游行”。分组结束,男生女生混合搭配6人一组。
二十多年前从西安去北京需要十多年小时,我们只能买得起硬座,记得我们小组的成员带了好多小吃的上火车,东西摆开,跟开茶话会一样,好不热闹。车行到一半,大约凌晨,一天的困意袭来,车箱内安静很多,大家已不顾形象东倒西歪的相互依靠打着盹。一夜车程,让我们从原本只是见面点头的同学关系,变得不再拘束。
我还记得六月的北京太阳真得很晒,我们拿着问卷故宫门口请人作答,几天过去,我们小组的三个女生怨声一片,每天出入书包里装很重的问卷,顶着烈日,遇到赶时间的游客,还要遭遇软钉子。但随后几天,我们出门轻松很多,所有的东西都给了同组的男生,太热了,就躲在阴凉的树下,问卷,三个男生包揽了。在北京,我们结伴吃了人生之中每一次的麦当劳,第一次喝了冰冰爽爽的奶昔,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第一次的奶昔最好喝,后来的总少了点什么。我们六个人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女生被照顾着。(1997年西安已有了肯德基,但没有麦当劳)
与其说是设计路线,倒不如说是游山玩水。学生,穷有穷的玩法。20多年前没有导航,唯一的依靠就是北京交通地图,可怜我们的组长每天研究如何串联景点,如何转车到达,若大的北京城,故宫可以走一天,颐和园可以走一天,天坛可以走一天,穿着高跟鞋的我,走完北京后再也不愿意穿高跟鞋了,直到今天。旅行需要一双合适的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脚说了算 。 生活需要步调一致,要与自己合拍的人相处。
15天过去了,大家决定不再返校,直接从北京各自返回家乡。我们依然来到平常吃饭的那家饭店,我的搭档依然的把尖椒变蛋摆在了我的面前,十几天的相处,他已经记住了我爱吃的菜,我所喜欢的口味,变蛋气味辛、涩,但入味了,入口顺滑,回味无穷。我和他臭味相投。
我的第一次的旅行,收获我的爱情,组建了我们的家庭。今天,我们已携手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磕磕碰碰、有过争执、分分离离,但最终我们依然牵手,相约走过下一个二十年。
朋友们,你的第一次旅行是怎样的?期待你的分享。
20多年后,大学的同学各奔东西,难得相聚,唯独我们依然在一起,此文纪念曾经的青葱少年。照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