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魔的》第一部,凭什么迅速在本港窜红?
除了魔幻题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另一个关键是,对的士司机群体的描述——够入骨。
第二部一上来,主演马国明还是一位的士司机,依旧是拖拖拉拉、懒懒散散,整个人的形象还是十分市井化,与第一部中的角色好像没有太大分别。
而且作为一位大龄未婚青年,还依旧——咸湿。
一上来,就抱怨上一部没投胎陪着他的刘佩玥的角色,干扰他的电脑。
对方碰到电脑时,终于知道了小马在看什么羞羞小电影。
说起来,这也是港剧传统,昔日有《男亲女爱》中黄子华爱看苑琼丹子,如今有马国明爱上刘佩玥子,哈哈哈哈,无线浪子果然代代相传。
你看,这到底算个什么男主角,没钱没高科技,石敢当走后,连导师都没有,完全靠自学成才,说是降魔,其实经常被妖魔鬼怪折腾,还爱看小片片。
但就是这个接地气到底的角色,被马国明找到了最准确的,也最恰当的荧幕形象——小马的帅,是最草根的帅气。
平时昏昏噩噩,危机时刻头一抬就是一个办法,头一低就是一个主意。
与上一季不同的是,这季的小马很明显要夹在庄芷若(黄智雯饰)、贝贝娜(刘佩玥饰)——
以及阿花(谭凯琪饰)之间。
这样的草根情圣,换成别人,很容易演得浮夸、造作。
马国明妙就妙在,他的气质容得下小马的咸湿、钝感与聪明。
一收一放之间种种细节,拧成了小马经历过人间颠簸,却又一腔热血的韧性。
再看其他人物——胡鸿钧在第一部饰演的石敢当,这回身份是豪仔,性格变得深沉,接近小马明显别有用心。
“啤啤”刘佩玥仍是小马的追随者,默默守护着他。
蒋志光在第一部一人分饰四角,都是他在TVB曾演过的角色,“有为”在第一部已死,这次他以伪科学家“艾铁文”的身份回归,仍是全剧最大笑点……
可以说,前作中不少身亡的角色,因为深受剧迷喜爱,都被编剧捞回来,安排他们以不同的身份回归,与小马发生新的故事。
而最让人感动的依然是亲情伦理。
谢雪心与马国明、胡鸿钧之间的母子情,着墨明显会最多,豪仔回归了,他的身份立场与小马对立,作为母亲的谢雪心,一边是亲生子,一边是养子,她更心疼哪一方?两兄弟最终谁生谁死?
而一个奇幻故事,能打动这么多观众,共通的东西,终究是小人物的善良与市井,写实与温情。
这一部,真正的反派是谁?
豪仔?
未必。真正的反派是现实世界。
就说第一集找小伙伴报仇的怨灵,那些恨,才是他变怨灵真正的原因。
人鬼无分,人比鬼狠。
那,小马应该帮人或帮鬼?
在这些《降魔的》的故事里,确实有灵体。
但「比鬼神更可怕的人心」。
人的所作所为,来得更为细思极恐。
怨气的可怕,不过是人性自私的自我投射。
这就是《降魔的》系列的特点——
细腻日常的叙事看似平静,但就像一根细细的针。
它无知觉地扎进现实肌理,所以这些故事的喜感与痛感,才更深入骨髓。
小小的士游走在城市各个角落,接载各式各样的乘客,虽然萍水相逢,但短短一程路的闲聊,总会道出背后一些恐怖或感人故事,看见人或者不是人,终究不过是人间的生活百态。
真正的TVB奇幻剧,那些感人的故事和扎实的演技,才是我们最熟悉的港剧味道。
TVB降魔宇宙,第一个能打的来了
《降魔的》的成功,其实是个意外。
第一季写于编剧罗佩清父母去世不久,满载对父母的思念,编剧写下了降魔的的故事,写神魔世界,其实都是在写人间亲情。
从一开始,主创就只想做一部低成本、轻松惹笑的剧集,没太大寄望,没预料到它会那么受欢迎。但回头想想,真的意外吗?
我倒觉得是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降魔的》系列刚好遇到了tvb的转型期,年近花甲的tvb不再是当年叱诧亚洲的电视霸主,而是在欧美日韩以及大陆剧的夹击之下艰难求生。从《降魔的》到《金宵大厦》,不正是tvb自我创新,自我求存突围?
地利:该系列独特的贴地气视角呈现浓郁的地域特色,是其他欧美日韩剧集难以替代的。
最后,人和:不啰唆,不狗血,没废戏,这难道不才是真正的TVB剧?
到了第二部成本增加,画面、特效都有进步,但剧集的根,依然是草根人物,主题也很TVB:“一家人齐齐整整、过着平凡的生活,是最幸福的事情”。
甚至马国明受访时的话,都那么TVB:“收视率并不重要,我更重视口碑,宁愿观众喜欢剧本和演员表现。观众觉得好看才重要!”
坦白讲,《金宵》大厦之前,我并没有看过罗编任何作品。
但我愿意给予她最猛烈的掌声。
最起码,这些本港创作人不是自以为是地否定经典TVB。
而是努力在态度上向经典靠近。
马国明说过,“《降魔的》其实是一部试验性质的电视剧,这次算作成功了,希望将来可以有更加大胆和创新戏路的电视剧,有点特别的电视剧,大家可以放胆去做,题材不用太保守,希望将来公司有多点创新的剧集,观众又会喜欢看TVB的剧集了。”
说的当然有道理,《降魔的》系列的,当然代表着TVB拓宽类型化的可能——
但又不全对。
《降魔的》,真的完全是创新?
说句实在的,接地气恐怖,并非《降魔的》独创,而是港片独创。
恐怖冒险的胶囊之下,包裹的,是一次对东方人情的回归。
妖魔鬼怪的故事,说到底,都是人的故事。
曾几何时,这样的港片杰作,层出不穷,因为我们脚下,就是一片孕育此类题材的沃土。只是曾经繁华似锦,如今却萧条破败,让人唏嘘。
有多少故事被埋葬,我们不得而知。
但这恰恰是我说《降魔的》系列是真港剧的原因。
好的港剧,一是好看,二是永远望着这片人间。
曾经的TVB视帝林保怡,这么说过——
港剧就是TVB的剧,是有很多经典的作品,我也很幸运在里面有角色演出。你问我有没有怀念,其实我没有怀念的,我一直是向前看,因为未来我们应该有一些新的概念、新的手法、新的演出去表达每一个不同的故事,现在已经是2020年了。
但,港剧真的只有像《叹息桥》那样斩断过往血脉才能活?我反倒认为,真港剧,不缺受众。
港剧可以有各种大胆的实验。
但所有的实验,应该建立在融汇过往的基础上,而这部《降魔的2.0》,和它身后的创作者,让我看见了港剧未来的期待与信心。
起码,还有人愿意耕耘这片土地。
当方骏钊遇到了罗佩清,从17年的《降魔的》和18年的《金霄大厦》都向观众交出了高分试卷。这次的《降魔的2.0》看来依然不会让观众失望。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有人的地方,就永远会有传说。讲述这些传说的港剧,怎么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