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懂《墙头记》,老来已是墙上人。这句话对不对?
分别来诠释少年不懂《墙头记》和老来已是墙上人。这句话对不对?
如果对于广众之释意,应该只有:少年不懂《墙头记》是对的,因为年少不知愁滋味,未来还很遥远。《墙头记》是八十年代山东地方根据蒲松龄的俚曲改编的吕剧 。《墙头记》曾经风靡一时,但是对于零零后的青少年,一般不知道有这样一出吕剧剧目。第一青少年不喜欢看戏曲,第二《墙头记》已经少有传播。
人生终有一老,用平常心面对墙头窄面生活,生活能自理时尽量自理,多一些理解,力求老来也做一个有用的人,增添家庭和谐因素,或许人性本质里的善良都可以调动出来。年轻人不一定不看《墙头记》就都有把老人举在墙头上的人性弱点。有许多家庭或老人生活的还是比较快乐幸福,颐养天年。
人性本善,只是人的一半阳光;人性本恶也是人在生活里遭遇了坎坷泥泞后对于做人的一种本善放弃。如果生活里人与人之间都多些理解,生活一定也会多些阳光明媚。
有一个小故事:一对夫妻,女子一早起身,做饭给孩子穿衣服,伺候好孩子让男子去送孩子上学,男子行动有些慢,女子生气说:“火烧屁股也急不到你,孩子上学都晚了,还不快点。”男子一听有点烦,拾起桌上的香蕉皮顺手扔在了街道上,正好有一个白领女子骑自行车去上班,前车轮胎压在了香蕉皮上,人车一股脑摔在了路中间,这时正好有一辆轿车疾驰而过,看到女子和自行车摔在路中间,急刹车不灵,直接把女子撞的头破血流。
这则小故事阐明一个道理,就是连锁反应。同理,好事也会有连锁反应。如果人人都知道遇事做到好,好事也会连续而来。
在生活里,无论老人还是年轻人,首先修己如同修屋,修好了人品,好事会接二连三……
不像《墙头记里》的儿女,最后都受到报应,被砸在墙底下。